2015国家公务员面试外交部考情分析
来源:安徽考德上公培时间:2015-01-13
由外交部领衔的2015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面试环节即将拉开序幕。为了帮助各位报考外交部的考生在杀出笔试重围后能够在面试中“笑到最后”,考德上面试专家将对外交部面试的相关信息进行深入讲解,助各位考生“知己知彼”,一举通关。
一、外交部面试考务介绍
(一)面试形式
近年来,外交部的面试形式均为结构化面谈。因此,2015年的外交部面试很有可能会延续这一惯例,所以无领导小组讨论这种面试类型,在外交部面试中采用的可能性较小。除了结构化面试之外,外交部还将根据报考职位的特点组织相应的专业科目笔试、外语听力及口试。其中,专业科目笔试包括外语笔试、心理测试笔试、英语水平测试笔试、综合知识与能力测试笔试。在外交业务类听力与口试环节,英语和报考职位对应的非通用语都会进行相应的考查。
(二)面试日期
在所有中央部委中,外交部通常都是第一个举行面试的单位。近三年来,外交部的面试日期都遵循着“4+2+3”的模式,“4”指的是从国考笔试成绩查询之日算起,经过4天左右的时间,外交部组织的专业科目考试就会开始。“2”指的是专业科目考试会持续2天,“3”是说专业科目结束后,随即进行的面试环节将持续3天左右。下表为近三年来外交部的面试日期汇总:
年份 |
笔试成绩查询时间 |
专业科目考试时间 |
面试时间 |
2014年 |
2014年1月8日 |
2014年1月18、19、20日 |
2014年1月21—24日 |
2013年 |
2013年1月7日 |
2013年1月19、20日 |
2013年1月21—25日 |
2012年 |
2012年1月8日 |
2012年1月13、14日 |
2012年1月15—18日 |
2011年 |
2011年1月17日 |
2011年1月22、23日 |
2011年1月24—26日 |
2010年 |
2010年1月12日 |
2010年1月16、17日 |
2010年1月18—20日 |
(三)面试时间
外交部的面试时间一般为半小时左右。通常要求考生利用10分钟的时间准备演讲,3分钟的时间发表演讲,剩余的15分钟左右进行自由面谈。
(四)面试题量
与其他部门相比,外交部的面试题目数量较多,一般为6—10道,答题过程中,考官还会频繁对考生进行随机追问。
二、外交部面试考情分析
通过对近四年来外交部面试真题的梳理及研究,我们发现外交部考查的面试题型包含以下五类:自我认知与职位匹配、人际沟通、应急应变、综合分析、演讲。从2010年—2014年面试题目的总数来看,各类题型所占比例及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表1 2010-2014年外交部面试题型分布数据
年份 |
人岗认知 |
人际关系 |
应急应变 |
组织管理 |
综合分析 |
演讲 |
外交常识 |
2010年 |
35.71% |
14.29% |
14.29% |
0.00% |
7.14% |
14.29% |
14.29% |
2011年 |
50.00% |
16.67% |
16.67% |
0.00% |
16.67% |
0.00% |
0.00% |
2012年 |
42.86% |
14.29% |
14.29% |
7.14% |
7.14% |
14.29% |
0.00% |
2013年 |
44.12% |
17.65% |
5.88% |
14.71% |
0.00% |
17.65% |
0.00% |
2014年 |
62.50% |
12.50% |
6.25% |
6.25% |
0.00% |
12.50% |
0.00% |
考情规律一:人岗认知一家独大
从上图中我们能够发现,外交部面试命题极为偏爱人岗认知与职位匹配类试题,在近四年的外交部面试中,这类题型都牢牢的占据了半壁江山。
从外交部的面试真题来看,人岗认知与职位匹配的考查范围非常广泛,从个人背景、个人经历,到报考动机、职业规划,外交部几乎都设置过专门的题目要求考生进行作答。2014年的考题中,人岗认知题目所占比例又高于往年,可见这一题型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外交部在命制这类题型时还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与针对性,经常对考生进行追问,而绝大多数追问都体现出因人设题的特点,即根据不同考生的个体差异,或者根据考生前面作答的内容,考官对考生进行量身打造的提问。
比如说2012年1月16日外交部的一道面试真题:你这个专业为何不报考农业部?追问:你说你关心国家民生,那你跟我们说说今年的国际形势有哪些?
这道真题显然就是根据某位考生的专业,为其专门“设计”的,换做其他考生,提问可能就会变成“你这个专业为何不报考财政部”等等。而后面的追问就更加明显了,这位考生可能在之前的作答内容中提及自己“关心国家民生”,由此考官的追问应运而生。
从外交部对这类题型的命题喜好上可以看出,外交部非常注重“人岗匹配”这个原则,并要求考生有清晰的个人定位,对未来发展与报考职位有理性的认知,这些特点,都对考生的备考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考情规律二:人际关系稳中有升
人际关系类题型是考生公认的“拿分”题目,在历年来外交部面试中也占到了较大比重。然而近两年的外交部面试真题中,人际沟通却“不按常理出牌”。
比如2014年1月23日外交部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如果你在驻在国值班,突然接到当地华人求助电话,接到电话你会怎么说,现场模拟一下。
这道人际沟通题目要求考生以情景模拟的形式回答,不仅使得题目作答难度大幅提升,更无形中增加了考生的心理压力。当然,情景模拟的答题形式也说明外交部在命题上,正在尝试引入新题型,与国考其他部门的命题规律逐渐靠拢。
考情规律三:演讲能力至关重要
演讲题型也是外交部面试题目的一大难点。近年来,外交部考查过三种类型的演讲题目:命题演讲、话题演讲和漫画演讲。
命题演讲指的是为考生提供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考生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演讲。比如2013年1月21日上午外交部面试真题:演讲《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
话题演讲指的是为考生提供一个话题范围,要求考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演讲。比如2014年1月21日外交部面试真题: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演讲。
漫画演讲比较特殊,要求考生根据一幅漫画展开联想与想象,进而发表演讲。漫画演讲可能是给定题目的命题演讲,也可能不给定题目。比如2014年1月23日外交部面试真题:10分钟准备,3分钟演讲,给了一幅漫画,漫画描述的是中日关系,演讲题目:以“当前中日关系”为题进行演讲。
想要答好演讲类题型,需要考生具备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深厚的语言功底,因此,报考外交部的考生,应该未雨绸缪,抢占先机。
考情规律四:常规题型不可小视
综合分析、组织管理、应急应变等其他常规题型虽然在外交部面试中所占比例有限,但考生仍不可心存侥幸,因为这些题型恰恰可能成为拉开分数差距,最终决定胜负的关键点。考生在日常备考中,要全面掌握结构化面试的各类题型,做到运筹帷幄。
考情规律五:外交常识心中有数
虽然外交常识仅在2010年的面试中进行了考察,但是作为一名外交部工作人员,外交常识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因此,不论在面试前的专业考试中,还是在面试考场上,考生遇到相关题目都应当做到心中有数,对答如流。
·
附:外交部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中国外交政策五项基本原则、中国外交提出的“四个力”、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解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我们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和谐世界”的理念,在外交工作中提出全方位外交、领域外交,这都体现了中国外交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改革创新。
在2009年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外交上提出“四个力”,即“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其中,“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很有新意,反映了我国外交更加注重“软实力”建设。
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外部对我国的关注出现了一些变化。目前针对中国的各种论调,都是企图破坏我国的形象。因此,外交工作也要有所调整,在继续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好服务的同时,也要更加重视如何进一步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争取更大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道义的制高点。
中国外交政策概括地讲就是三个词,和平、发展、合作,要和平不要战争、冲突,要发展不要贫穷、落后,要合作不要对抗、摩擦,以和平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问题2】在外交机构里工作的外交官个人,有没有可能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比如说,如果出现对上级的一些指示有不同意见的时候,能不能提出更改?对外交可能的失误或存在的问题能否提出一些建议?
【解答】我们的外交决策很好地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决策之前一般都要经过自下往上的反复研究过程。下至最基层的科员,一定意义上都是政策研究和制定过程的参与者。其中,每一阶段的成果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决策制定后,自上而下执行。(通过阐述政策制定的流程和原则,间接排除了提问中提到的问题存在的可能性。)
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属于正常,也不是不可以修正。根据形势发展,对原先未曾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新的政策建议,供决策参考。
外交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决策性,外交官同时是外交政策的执行者和操作者。作为一名外交官,在政策建议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起到完善一国外交的作用。
【问题3】外交工作应该说既有机密性,也需要一定程度的透明化。外交部门如何实现更透明化?
【解答】外交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很强。不管大国小国,外交都是国家利益的体现,处理国家关系的工作本身自然具有一定的机密性。同时,外交工作也在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外界有些人觉得外交有一种神秘感,其实外交人员都是很普通平凡的,都在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
外交部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加强与公众的交流,如举办“公众开放日”和开展网络交流等等,鼓励和支持各级外交人员走向社会,走进民众,包括派干部到地方、其他部门挂职交流,以便多了解国情。外交从根本上还是为民服务,只有走近民众,贴近民众,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民。因此,我们很愿意与外界保持交流沟通,很愿意走向民众,也愿意让民众了解我们。开展这种交流活动,对于增进市民了解国家外交以及拉近他们与外交人员的关系,产生良好效果。
【问题4】领馆能提供的领事保护是有限的,请问领事保护具体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哪些是使领馆不能提供的保护?
【解答】领事保护主要是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其中包括人身安全、居留权、财产权、劳动就业权、社会福利、通讯自由、人道主义待遇,以及与我国驻外使领馆保持正常联系的权利等。不能提供的领事保护和服务,如:不能申办驻在国签证和当地居留证;不能帮助谋职或申办工作许可证;不能替公民出面解决与他人的经济、劳资和其他民事纠纷,也不能对此仲裁或出具任何带有仲裁性质的函件;不能帮助公民在住院、居留或监禁期间获得比当地人更佳的待遇;不能为公民、法人支付酒店、律师、医疗及旅行费用和其他任何费用;不能将公民留宿在外交或领事机构内;不提供保管行李物品的服务;不能代为购买免税品等。
【问题5】在海外的中国公民向驻外使领馆求援的效果有时不能达到他们的期望,这是什么原因?
【解答】必须澄清一点,就是使领馆提供领事保护不是万能的。领事保护是有限度的,受到诸多条件和因素的限制。首先,使、领馆在驻在国没有行政权力,更没有司法权力,不能使用强制手段。使、领馆对我国国民的保护,实际上是依据国际法准则、国际惯例等督促驻在国执法机关依法行事,公平、公正处理。其次,因为领事保护涉及了国际法、我国法律、驻在国法律,情况十分复杂,使、领馆对我国公民提供领事保护不能超越其领事职务的权限。据我了解,部分公民提出的要求已经超越了使领馆领事职务的权限,有些甚至干预了驻在国的法律,这样的要求是不能答应的。但是,我们的领事官员会在其权限允许的范围内,向其提供适当的帮助,争取为其解决问题。